今日京山数字报纸

2022年3月18星期五

今日京山第三版 邵庆波:冬闲田地也生“金” 新市街道“学雷锋”办好千家万户事 罗店镇千亩花海迎客来 石龙镇小小蜜桃富口袋 三阳镇香菇大棚兴产业 永兴街道打响“百亿项目落户”闪电战 经济开发区部署企业包区服务工作 永漋镇人大代表开展集中视察活动 钱场镇积分制激发新动力 孙桥镇共建小微盆景“抱团”致富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今日京山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阳镇香菇大棚兴产业

韩明正在香菇大棚里整理菌棒

“菌棒上架,一层一层摞上去,这样有利于通风。”3月16日,在三阳镇屈山村,脱贫户韩明一边擦汗,一边指导妻子摆放香菇菌棒。

韩明今年34岁,家里有5个人,父母残疾,没有务工能力,两个孩子都在上学,全家日子过得非常艰难,2013年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了照顾家庭,韩明从小就跟着村里人学习种植香菇,干活卖力、爱学爱问是周边人对他的评价。在长期的实践学习中,韩明也成为了村里有名的香菇种植能手。2014年,靠着自己在家种植香菇,妻子在周边打零工,成功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2018年,屈山村精准施策,将韩明高超的种植技术推荐到市里,得到了大力认可。就这样韩明作为京山市优秀技术能手,选派到十堰市竹山县指导农民种植香菇。两年时间,他在教学中不仅磨练了自己的技术,也为自己赚得了发展的第一桶金。

“像韩明这样的脱贫户,不等不靠,有想法、有干劲,我们大力支持帮助他。”屈山村支部书记韩友军笑着说。

有了启动资金,他回来后就开始着手扩建大棚,进菌种、包菌棒。种植香菇是个苦活、累活,还是个技术活。从备料、蒸料、装袋、上架到点种、采摘、烘干等等,经营一整套流程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每个环节都要精心照料。种植香菇后,韩明和妻子两个人每天从早到晚观察菌棒的生长情况,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批7000多袋香菇成熟,产量可观,品相也很好,被客商高价收购。

韩明一家人在第一批种植的成功里看到了希望,对生活抱有着无限的憧憬,今年,在妻子的大力支持下,韩明决定扩大种植规模,种植了5万袋香菇,计划将香菇棚扩建到10个。与此同时,他自己改进了大棚的设施,添置了自动喷水降温装置,既能节省劳力,又保障了香菇的顺利生长,并通过务工帮扶,带动周边农户23人。

吃水不忘挖井人,脱贫不忘富乡亲。韩明通过自身努力发展香菇种植,成功实现脱贫,而脱贫之后,他没有忘记党与政府对他的帮助,一有空闲时间他就主动给其他村民指导香菇种植,实现共同脱贫致富。

在韩明的示范带动下,激发了屈山村村民们致富的内生动力,乡亲们都开始尝试扩大种植规模,目前全村已有300户香菇种植户,种植香菇200万余袋,其中有3户农家,种植香菇规模达到5万多袋,年户均增收达到8万多元。

“今年最保守估计能盈利接近20万元。到明年,要再次扩大种植规模,达到10万袋。如果香菇市场行情稳定,估计能盈利50万元以上。同时,可以达到40多人的用工规模,为乡亲们就近打工提供机会,与乡亲们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韩明信心满满的说道。

在韩明的香菇大棚内,一朵朵香菇正在星星点点绽放,长势喜人,韩明和妻子说说笑笑之间就给菌棒“扎眼”通氧,两人穿梭在香菇架间,整理菌棒,查看菇势,一派喜人的场面。(马瑨芸)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今日京山报社
ICP证:鄂ICP备16000180号 技术支持:瑞安快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