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京山数字报纸

2020年8月21星期五

今日京山第三版 巧手铺就小康路 绿林脱贫村蝶变吹“新风” 篮球联谊赛展风采 用爱撑起一个家 雁门口养殖培训增效益 温泉街道“文明墙”倡新风 罗店搬迁户住上“安心房” 新市街道传承“红色意志” 三阳集镇立面改造如火如荼 孙桥消防演练保平安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今日京山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巧手铺就小康路

——记钱场镇严李村脱贫典型翁进波

8月17日傍晚,夕阳西下,钱场镇严李村易地扶贫搬迁点上的树斜下长长的影子,阵阵微风吹走人一整天的燥热和疲惫。贫困户翁进波家的门口飘来阵阵酒香夹杂着药味,翁进波正在泡新的药酒,这就是带领他脱贫的“推拿按摩事业”,走进屋里,墙壁上挂满了病人们送来的锦旗。

“吃不够、花不够,那些年真的是太苦了。”回想起原先的生活,翁进波苦笑着直摇头。

今年49岁的翁进波原先家里贫困,父亲是残疾人,母亲年纪较大,在家耕种几亩承包田,收入颇少。因家庭原因,翁进波在四十多岁时仍未成家,前些年兄弟及其父亲相继因病离世,弟媳看着破败的家远走他乡,一去就杳无音讯,留下年幼的侄女和年迈的母亲靠他一人照料,生活的重担压在他的肩头喘不过气来。

上有老下有小,他既不能出远门务工,也没有资金在本地谋求发展,全靠地里微薄的收入维持生计,外人眼里的“大龄单身汉”日子过得异常艰辛。

“我是依靠党的政策才能过上幸福生活的,感恩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这么好。”说起慢慢脱离原生家庭困境的经历,翁进波的脸上开始渐渐有了笑容。

2014年,通过精准识别,43岁的翁进波被村里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始享受精准扶贫系列政策,镇党委、政府按政策流程为其全家购买了医疗保险和大病补充医保,驻村工作队为其家庭购买了扶贫财险,其侄女翁榕享受了教育扶贫政策,尤其是在2016年年底,通过落实易地搬迁政策,翁进波一家三口搬进了村里新社区易地扶贫搬迁点上100多平方米的新居,全家人的“三个保障”彻底得到解决,并在2017年实现脱贫。

因为有了扶贫政策保障和新房子,翁进波逐渐有了想成家好好过日子的想法。2017年经熟人介绍,46岁的翁进波如愿娶妻,正式告别了几十年的“单身汉”生活。

“如果不是想要靠自己这双手的推拿按摩手艺干点事业,我不可能这么快稳定脱贫,我要为贫困户做出示范,带动周围更多的人用双手去改变自己的家庭,过上幸福的生活,这才是对党最好的报答。”翁进波坚定地说。

婚后的翁进波很快就和妻子有了自己的女儿,这让他想好好挣钱的想法更加急迫。为了能够让一家五口过上更好的日子,他开始盘算起生计。因为有按摩的手艺,他想凭双手勤劳致富,苦于没有启动资金,市燃气服务站驻严李村扶贫工作队队员得知后,便在2019年初为其申请小额扶贫贷款进行了精准帮扶,并就近腾挪出两间空房,让他开了一间属于自己的按摩店。

一年多来,按摩店里的生意红红火火,妻子李伯秀也到广东汕头务工,家里的经济收入逐渐稳定,他也能兼顾到一家老小。如今,翁进波家里已经购置了一辆比亚迪的小汽车,相比起从前,这小日子过得既舒心又安稳。

“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奋斗的起点。”翁进波正在用自己的脱贫故事诠释着这句话的含义。在钱场镇,像翁进波这样的“手艺人”还有很多,他们凭借着各自的手艺自食其力,成功摘掉了“穷帽子”,生活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张程程 曾德武)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今日京山报社
ICP证:鄂ICP备16000180号 技术支持:瑞安快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