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2年,党的二十大部署“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近年来,京山市积极响应,周密部署,纵深推进和探索实施义务教育教联体建设,踊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京山市实验小学教联体以“共同缔造”理念为引领,建强组织堡垒强带动,发挥先锋作用促引领,强化激励措施重保障,着力助推薄弱学校、乡镇学校蝶变升级、做大做强,精准破解“城镇挤、农村弱、择校热”等突出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均衡教育资源的美好期盼。
京山市实验小学教联体成立于2022年11月,目前,有新市一小、钱场镇小学、雁门口镇小学、罗店镇小学4所成员学校,实验小学为牵头学校。
自成立以来,教联体紧紧围绕“内部治理共融共生”“教师队伍共用共管”“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建设成效共测共评”“家校社共谋共治”“条件保障共促共进”六大重点,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主线,以优化资源配置为保障,实施教联体成员校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效果。
管理同步 助力教育治理提升
强化党建引领,把准“大方向”。教联体所有党员纳入党总支统一管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一岗双责”“三会一课”,坚持以“共同缔造”理念为引领,发挥党组织“强引擎”作用,统筹谋划、高质高效推进教联体建设。
加强组织领导,拧成“一股绳”。成立以实验小学校长赵伟涛为组长、各牵头学校校长为副组长的教联体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教联体工作。制定《实验小学学区化和集团化办学工作计划》《实验小学教联体活动计划》《名师骨干教师考评制度》《教师交流轮岗实施办法》等各项制度,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统筹发展规划,拟好“路线图”。根据学校发展实际,结合各校不同特点,明确教联体建设形态、计划目标、建设路径措施等,着力推动教联体学校资源共享、管理共进、教学共研、文化共生、考核共评,实现教联体学校管理一体化、教师发展一体化、教学研究一体化、考核评价一体化、文化建设一体化。
师资同盘 助力教师专业发展
推进教师交流轮岗。每年8月,教联体学校根据要求,安排教师双向交流,激励教师正常流动。学校对交流的教师给予交通补助、乡镇生活补贴,在评优评先、年度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用等方面优先考虑,激励教联体学校骨干教师强化交流,为教联体学校提质增效提供“硬支撑”,让支教教师下得去、扎得深、留得住、教得好。干部双向轮岗、教师双向奔赴,认同度、融入感、竞争力明显增强。
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教联体在区域教研活动中实行名师结对,充分发挥名师引领和传帮带作用,组建名师工作室,通过发挥党员名师“头雁作用”,带动工作室成员“群雁齐飞”。同时,着力提高教联体教师的整体素养和教联体成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实现乡村学校“双师型”教学和优课共享,打通了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最后一公里”。
开展名师送教活动。每月定期开展活动,教师主动下沉到薄弱学校进行帮扶,带头参与教育管理、教学服务、教研备课、现场指导等工作,推动了教联体各校学科教学水平稳步提升。通过送教活动,将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方式推广到教联体各校,促进校际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步提升。
资源同享 助力各校优势互补
硬件达标建设到位。教联体五校共建设了6个计算机教室,装备185台电脑,配备近100套班班通、电子白板,所有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硬件上课成为标配,课堂效率和学生参与率逐步提高,达到了良好效果。
平台资源整合到位。教师利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湖北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精准定位各校个性化需求,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牵头校和成员校打通了时空距离,架起了信息技术“高速路”,实现了教育的“精准扶贫”,保障了“有质量的公平”。
智慧教育应用到位。集体备课、校本教研、教师管理、家长学校建设、师德师风建设应用“互联网+”模式,利用直播平台开放分享、共同观看,让教联体内教师同步提高。
活动同系 助力教育科研提档
教联体利用资源整合优势,精准施策,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教学研究、教学研讨、课堂教学等活动,整体提升教联体学校课堂教学质量。
外出交流取经。近年来,京山实验小学教联体成员先后前往钟祥市实验小学、武汉中华路小学等地观摩学习,认真听取各学校德育管理、校园文化、班级建设、校本教参研发与应用等先进经验和做法,外出取经效果初显成效,达到谋发展、凝共识、促提升的良好效果。
体教融合增效。教联体以网球课堂为切入点,编织教联体互联网,打开体教融合课堂教学新视角。2023年9月15日,市实验小学教联体开展了“网球进课堂交流研讨”活动,为教联体学校捐赠学生网球拍、训练用球。同时,积极开展“五进五送”智慧基层活动,丰富教研活动,教学效果良好。
“五进五送”赋能。教联体积极开展“五进五送”智慧基层活动,丰富教研活动,充分发挥城区学校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城乡师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共同发展。2023年5月26日,教联体在钱场镇小开展了即兴教学研讨活动,与会教师现场确定教研内容和形式,现场集体备课、制作课件,现场抽签授课,风格别具的教学方式让老师们耳目一新。2024年3月13日,实验小学为钱场镇小捐赠篮球、乒乓球等体育用品,实小与镇小60余名留守儿童结对互动,互赠礼物。
教学研讨提质。实验小学牢记牵头校使命,与成员学校互融互通、互访互研,定期组织教学研讨、教学质量分析、管理经验交流等活动,共同提升教学质量。2023年12月22日,组织教联体“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四位老师以新颖的教学手段、活跃的课堂气氛,赢得观摩教师一致好评,课后进行了研讨交流。2024年4月9日,教联体开展语文教学研讨活动,聚焦新课标,践行新理念,探索新课堂,教联体6位青年教师相继登台授课,各展风采。
考核同标 助力协调融合发展
目标化管理,引导教师良性竞争。教联体所有教职工按照学期进行考评,涉及政治素养、专业素质、教学教研、班级管理、后勤服务、家校沟通、成果奖励等方面,量化得分作为评优评先重要条件。
立体性评价,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参照学生品德、学习、生活等,出台《礼智少年评比标准》,每学期评比一次礼智少年,通过班级表彰、张贴光荣榜、公众号推介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
全方位考核,推动家校融合发展。家校合作是学校良性发展的基本保证,通过家委会的建立,家长志愿者的服务,为学校教育教学和家校沟通提供正面支撑。
教联体成立以来,让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师生交流等方面融为一体,达到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实验小学大力开展学生课外兴趣活动,将轮滑和航模纳入体育教学,效果初显。在2023年荆门市青少年速度轮滑锦标赛中,实验小学教联体代表队获“优秀组织奖”;在京山市第三届“绿林山杯”中小学生航模竞赛中,实验小学代表队获小学组团体一等奖。在2024年六年级毕业质量监测中,新市一小、雁门口镇小、实验小学均被评为京山市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学校。
风正扬帆正当时,勇立潮头敢为先。放眼未来,实验小学教联体将秉持“理念共通、资源共享、机制共融、质量共建”的目标,团结协作,务实创新,开拓进取,为京山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全媒体记者 石西子 通讯员 李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