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京山数字报纸

2023年12月1星期五

今日京山第三版 宋河镇深化人居环境整治 打造乡村风景线 永兴街道森林防灭火演练筑牢绿色“防火墙” 罗店镇多措并举巩固创建国家卫生乡镇成果 湖北京山:桥米搭起致富桥 二十万农户鼓腰包 新市街道“快递入户”助力乡村振兴 曹武镇部门联动凝聚产业发展新动力 钱场镇徐冲村开展“清保行动” 杨集镇卢棚村银杏树变“摇钱树” 苏家垄文物管理所开展文保宣传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今日京山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湖北京山:桥米搭起致富桥 二十万农户鼓腰包

“桥米长,三颗米来一寸长;桥米弯,三颗米来围一圈;桥米香,三碗吃下赛沉香。”这是一首流传在荆门京山市的民谣,描绘的就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湖北省首个中国驰名商标——京山桥米。近日,记者来到京山田间地头,和农民朋友一起欣喜感受今年京山桥米的丰收盛景。

一大早,记者在京山桥米原产地孙桥镇蒋家大堰村看到,已经收割完毕的稻田露出了褐色的大地,沐浴在阳光下静静的休养生息,为来年丰收积蓄力量。蒋家大堰村党支部书记夏东海高兴地告诉记者:“今年是丰收年,风调雨顺,收了600多万斤,收入1300多万。”

据《京山县志》记载,早在明嘉靖年间,桥米就被作为觐献皇帝的贡米,朝廷每年派官员到当地划地圈田,监种监收,后历代沿袭,至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

为何京山桥米能成为皇家的宠儿,优势来源于京山独特的土壤和水源。据了解,京山地理位置处于丘陵地带,昼夜温差大,这里的土壤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特别是铁的含量比较高;灌溉水源来自山涧的自然泉水,含有丰富的铁、硒等元素;另外桥米的生长周期长,有着充足的日照条件。如今在孙桥镇,桥米种植面积接近11万亩,带动周边村镇发展桥米产业基地30万亩。

除了独特的地理优势,近年来,京山市还积极对京山桥米进行品种改良创新,运用数字技术为农业现代化赋能。在京山桥米的代表品牌 湖北国宝桥米有限公司的国宝桥米数字基地,公司通过建立大数据平台,实现基地水稻从播种到销售的全链条化管理,提高了农业生产智能化水平。国宝桥米数字基地工作人员刘琼:“京山桥米数字化基地主要是分为五大块,一是环境监测;第二块就是视频监控,监控到基地里面从播种、施肥到防虫害以及收割,都是用大数据去进行收集;三是溯源系统,追溯到消费者购买的产品是哪个厂生产生产的,以及是哪一块土地出产的稻米;第四就是智能灌溉。通过读取传感器……”

作为京山的特色产业,目前,京山桥米已逐步构建起桥米种植、精深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物流电商、现代种业、乡村休闲的产业体系。截至2022 年底,京山桥米标准化种植面积55万亩,辐射带动农户20万户以上,助农增收2.3亿元以上,增加就业岗位2500个,京山桥米让农民们的腰包越来越鼓!(十堰广播电视台 唐晓雁)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今日京山报社
ICP证:鄂ICP备16000180号 技术支持:瑞安快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