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京山数字报纸

2023年10月27星期五

今日京山第三版 采摘经济助推农旅融合发展 罗店镇北斗系统护航秋播生产 绿林镇农民种白芨走上致富“快车道” 温泉街道小微水体助乡村环境大提升 京源大道东延线新市段全线贯通 永漋镇打造特色轻工产业基地 宋河镇江城小记者慰问暖人心 钱场镇动物秋防不漏一户一畜一禽 雁门口镇开展公益性网球培训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今日京山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绿林镇农民种白芨走上致富“快车道”

“种白芨周期为3年,一亩可以产到根块4000多公斤,亩平均收益可以达到8万元。”10月25日,在绿林镇厂河村农户王华安的白芨种植基地,一群农妇正在采收白芨。看着满田的白芨根块,王华安如数家珍,“我家种白芨比较早,开始几年赶上好价格,10亩地可以赚100多万元,现在种白芨的人多了,10亩地赚40万没问题。”

绿林镇种植白芨的历史要追溯到2015年,该镇厂河村农民王华安从网上了解到云南、贵州等地农民种植中药材白芨效益可观,于是约了几个朋友到云南考察,在充分对比了两地的气候、土壤等条件之后,王华安在两年内分批从云南、黄冈等地购回白芨种苗近3万斤,自己种了30亩,卖给当地农户种了30亩。2017年,王华安收获了第一桶金,自种白芨加上收购农户白芨成品销售收入达300余万元。一花引来万花开,近年来,绿林镇种白芨的农户遍及该镇祁家、六房、双桥、天门观、五台、全力等村,5亩以上大户20多户,5亩以下小户80多户,全镇白芨种植面积已达到250亩,年纯收益达到1000万元。

在绿林镇天门观村白芨种植基地里,当地村民们正在技术员的指导下有的采挖白芨,有的给白芨除草、施肥,忙得不亦乐乎。2020年,该村将梅关、杉树堰两处共80亩土地流转给王华安等大户种植白芨,农户每亩每年可获得流转费500元,同时,种植白芨需要大量用工,流转土地的农户成为用工首选。该村村民李华春说:“我家流转了7亩土地给老板种白芨,去年收获流转金3500元,在基地打工70多天,收入7000余元,种白芨让我7亩地一年收获10000多元,且不用操心,不担风险。”李华春以前一直在家做农活维持生计,去年村里发展白芨产业后,他将土地流转给老板,并到基地参加务工,通过理论培训、实践操作,现在已基本掌握了白芨的种植要领。他准备过两年收回土地,自己种植白芨。

“遇到这种想种白芨又没有钱的农户,我们就来帮扶,从技术上、经济上来扶持,且包收购,农户只负责种好就行,花钱的事情,我们合作社来负责,这样才能带动百姓们致富。”绿林镇白芨种植合作社负责人王华雄说。

“白芨是一种喜温、阴湿的药材,而绿林镇属山区,气候四季分明,适合种植白芨。以前,绿林镇长期都是以种植水稻、玉米、小麦为主,经常广种薄收,只能满足口粮,没有大的效益。现在农户积极发展白芨种植,我们采用“公司+村集体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种植可靠,销路不愁。能让大家走上快速致富的路子。”绿林镇农办负责人说。(廖作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今日京山报社
ICP证:鄂ICP备16000180号 技术支持:瑞安快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