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2023湖北“村网”在京山强势登场,这项全国首创的草根网球赛事,由村和社区发起和组织,不分等级、不设门槛、不限身份、不分年龄段,全民参与,迅速火爆出圈。
作为全国唯一的“网球特色城市”,京山已与网球结缘40年,此次“村网”在京山的成功举办,是应然也是必然,接下来,京山必须认真谋划和思考:如何在“乐子”里面寻找“路子”,打好下半场乃至全场?
品村味,既要攒人气又要接地气。无论是从赛事组织、参赛队名、参赛人员还是赛事规则和活动奖品都要持续保持京山本土烟火气,真正实现“群众搭台唱戏,政府辅助参与”的组织模式。政府要做到到位不越位,尽全力当好赛事活动的配合者、引导者、服务者,充分激发群众的自主性,由群众自发组织、决定、实施,始终保持赛事的民间性和乡土气,不断创新丰富赛事活动形式和内容,推动“村网”赛事活动常态化和持续性。
强服务,既要兴品牌也要塑形象。京山市拥有高标准网球场340余片,网球爱好者10万余众,是全国万人场地设施比和网球运动普及率最高的城市,近年来也一直在致力于推动高端赛事本土化、常态化以及网球运动平民化、大众化。京山要做好“网球+”系列活动衍生的新需求,不断完善县域体育基础设施,以更加优质的比赛场地和硬件设施吸引更多的网球爱好者参与到“村网”中来,不断扩大“网球+”品牌效益。同时,要着力提升住宿餐饮业、商贸服务业、乡村旅游业等消费配套设施,盘活商业资源,丰富消费业态,加强价格监管,以良好的城市形象和城市口碑让游客引得来、玩得好、留得住。
扩影响,既要顾当下亦要谋长远。纵观“村BA”“村超”的爆火,央媒、网红和隔空喊话足球圈名人参与话题等新兴媒体、短视频宣传方式功不可没,京山要借力郑洁、“苗族歌王”蝶当久、土家族稀奇哥等名人明星和本地网红不断扩大活动影响力和吸引力。同时,要及时借助赛事形成的人气,着力打造本土特色文化、优质生态、特色产业、乡村旅游等“一条龙”配套资源,推动赛事与农文旅的深度融合,做大做强‘网球+’文章,持续擦亮‘中国网球之乡’城市名片,为县域经济发展赋能。
京山要以举办“村网”活动为契机,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继续发展多样化的体育赛事活动,打造县域“网球+”产业链,以体育之名,让文化唱戏,带动县域经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促经济发展,助乡村振兴。(游 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