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京山数字报纸

2023年10月16星期一

今日京山第三版 雁鸣湖:魅力京山网红打卡地 城乡发展绿色增长极 杨集镇:“沉睡”资产巧激活 废弃厂房再“生金”  永兴街道:“水上高尔夫”激活生态产业  新市街道幸福路连接党群心 绿林镇农产品加工富民兴村 曹武镇社区文化节点亮星空 三阳镇喜迎“蜂”收的甜蜜 永漋镇乡贤爱心捐赠路灯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今日京山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雁鸣湖:魅力京山网红打卡地 城乡发展绿色增长极

“雁门口,又名雁鸣口”。据《京山县志》(光绪八年版)记载:“世传光武刘秀夜过此,闻雁鸣,因名。”后演变为“雁门口”。

雁门口镇是一座高铁小镇,雁鸣湖坐落于集镇的中心,这里有雄伟险峻的群山,有起伏绵长的丘陵,还有坦荡如砥的平原,雁鸣湖就是镶嵌在这青山绿水之间的一颗璀璨明珠。

1000多年过去了,历史的颓垣早已埋没了雁鸣湖的平障烟浮。现在的雁鸣湖是在原雁门口水库的基础上,结合京山南高铁站前广场和京山市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项目改造而成,从无到有,惊艳一方。它是全市人民用以保护自然生态、提升城市品位、传承历史文脉的结晶。

雁鸣湖之美,美在水景

雁鸣湖湖水面积300亩,围绕雁门口水库整体建设面积2.15平方千米,工程建设将高铁枢纽站区的空间景观与城市整体景观相结合,突出其门户作用,将高铁小镇作为城市客厅,通过综合治理恢复其“莺啼雁鸣舞绿洲”的生态美景。湖区随时节变化呈现不同风光:风和日丽时淼淼碧波,层层水浪,阴雨连绵时雾霭苍茫,烟波浩渺,晨曦初现时清平如镜,水天一色,夕阳西下时波光粼粼,满湖碎金,人们赞叹为“水光一泓铺潋滟,连波万顷映烟树。”

雁鸣湖在建设规划过程中充分挖掘其历史内涵,创新治水新模式,突出了“水清、景美、人水和谐”的治水新理念。雁鸣湖现有1栋办公楼、1栋商业中心、4处观景平台、25亩垂钓中心、1500平方米文化广场、3公里观光步道、30亩人工湿地、红色教育基地、1处停车场等众多的景观迎接八方宾客。

一年四季花开不断:春观玉兰迎春、樱花雨落,夏赏荷塘月色、紫薇花开,秋闻桂花飘香、银杏绽放,冬看梅花满枝、松柏后凋。朝晖垂虹,夕照花荫。群鸟聚丛,百啭长堤;流莺晓啼,唤雀招鸥。每当秋霜初现,南迁鸟类汇聚于此,漫步湖畔,近处岸芷汀兰,远处水鸟翔集,一幅“画在水中、人水和谐”的秀美生态画卷。

雁鸣湖之美,美在风物

在湖心区域,利用湖中清淤的淤泥和开挖河道的土方在湖心堆出岛屿,形成了特色景观雁鸣岛。改造北面塘堰形成了多个湿地岛屿,增加湖面景观层次,提供生物栖息地。重塑水库周边岸线,通过系统设计将库区周围居民的生活污水进行收集和处理,改善了水质和水生态环境,形成了一个具备防洪保水的公共绿地,同时也为儿童提供体验与认知的自然场所。

在河道沿线,打造了湿地净化示范区、溪流湿地、游赏步道、长堤路曲、野趣蛙塘、水上森林等人文景观点,依托雁门口水库下游规划的高铁京山南站,对雁门口水库、马家大堰湖区生态恢复、营造湿地、修建步道,使雁门口高铁京山南站成为镇区的城市客厅、游赏、野趣的目的地。不仅改善了这里的生态环境,提升了周边民众的生活质量,也为雁门口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雁鸣湖之美,美在内核

除了自然美景,雁鸣湖也有因文化而生的优雅,有历史赋予的厚重,有时代催生的华彩与活力。这里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是老一辈革命家贺龙挥师驰骋的地方。在1932年春,贺龙曾带领红三军将士一万五千人来到了这里,打土豪、分田地。敌人先后投入战斗的有十一个步兵团及若干特种兵共约二万人。红军前仆后继,反复冲锋,打得十分出色,在这里同国民党“进剿”部队进行了殊死战斗,著名的瓦庙集七天七夜大战也由此诞生。

作为全域旅游上的重点建设镇,雁门口镇是我国最早的生态农业基地,现在已经形成了鲜果、优质稻、油料、水产养殖、畜禽养殖等五大农业商品基地;也是京山南部的工业重镇,培育出了建材化工、农副产品深加工、机械制造、服饰服装等四大支柱产业。

昔日的雁鸣湖,沉淀着血与火的记忆、水与家的乡愁;现在的雁鸣湖,映衬着“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理念,展现的是时代变化,体现的是生态理念;未来的雁鸣湖,将绘就出的山、水、农、居、旅和谐相融的生态发展新画卷,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让水为“绿水青山”画上壮丽一笔,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曹一笑)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今日京山报社
ICP证:鄂ICP备16000180号 技术支持:瑞安快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