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位于孙桥镇花苑台村的300亩梨园,花已谢,树葱茏。微风袭来,2万株梨树随风轻拂,远远望去,碧绿一片,甚是怡人。
走进园里,记者惊讶地发现,每株梨树形态相似,都有两个大枝向两边伸展开来,大枝的上面又伸出很多小枝条,并以人工的方式一一固定在钢绞丝上面。株株梨树像列队的士兵,等距站立,高矮一致。
“这是一种新型的栽培模式,叫‘双臂顺行式’。”梨园的主人文昌明向记者普及了相关知识。原来,传统的梨树种植由于复杂的树形,管理难度大,操作起来费时费力,而采用这种新模式,果子分布均匀,采光均匀,大小也均匀,便于后期机械化操作,精细化管理。
如何想出这样一个发展妙招?这要从五年前的事说起。
2017年,在外闯荡多年的文昌明思乡心切,一番考虑后,回到阔别已久的花苑台村重新开始打拼。花苑台山好、水好、土好、空气也好,发展水果种植业大有可为,经过前期考察和外出学习,文昌明将目光投向了高端梨,培育了翠冠梨、黄冠梨、晶晶梨、翠玉梨等多个品种,实行滴灌浇水,在种植模式上,率先采用“双臂顺行式”,因为“这样种植,别人确实是挣到钱的!”
凭借着十几二十年的经商经验、人脉、资金,再加上利好的创业政策,文昌明的梨园发展得顺风顺水。几年的培育和摸索下来,2021年,梨园首次挂果,采摘十几万斤,单价较其他梨子高3元左右。今年由于倒春寒,收成受影响,预计在50万斤。“再过两三个月,满园梨树将挂满累累硕果。”文昌明表示,采摘后将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并将部分梨子使用冷库储存起来,进行错季销售,价格起码翻一番。
文昌明60后生人,见多识广,不满足于只做梨园,果园里头,还套种了十几亩中药材、蔬菜,中药材以仓术为主,行情好,价格只涨不跌;蔬菜价格低,不批发留给自用。同时还围绕美丽乡村做起了“新文章”,配套建立了栖迟·山顶民宿餐饮。
“餐厅占地面积约4亩,目前已经开始营业了。”文昌明介绍,民宿有1000多平米,完工的将近400平米,配套无边泳池、崖边瑜伽平台、特色星空房等,未来还要配套无人机送餐,将梨园打造成一个集观光、采摘、餐饮于一体的农业综合体,让游客们在这里享受到都市田园的生活。
能人返乡,激活“一汪春水”。村党支部书记卢晓明认为,美丽乡村,产业先行,梨园的发展,可以带动脱贫户务工巩固脱贫成效,又可以解决村里富余劳动力就业,增加收入。下一步将充分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发展文旅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全媒体记者 石文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