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繁育大棚
“今天搭建占地1000余平方米的名贵中草药苗圃繁育大棚,计划三四天搭建完毕,年内播种育苗,开春天气回暖以后即可移栽。”1月13日,在位于宋河镇胡家城村一个名叫“花果园”的荒坡上,来自湖北中医药大学的药物种植学博士后王旭,一边指挥工人搭建大棚,一边介绍。
2019年,湖北中医药大学在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国家科技部重点培育暨湖北省中药新产品开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王平的带领下,深入宋河镇,看到该镇胡家城花果园一带,有大片的荒山荒坡没有利用。经反复考察、论证,认为该处紧靠大富水之滨,有山有水,气候适宜中药材栽培、繁育,且临近随岳高速,交通便利,遂决定投资在该村建设国家级京山《本草纲目》药用植物园。
在现场,王旭表示,建设该园的目的,一方面是服务乡村经济,为村民找到一些适合当地栽培,且前景广阔、市场紧缺、经济效益好的中药材品种,向周边乡镇推广,带动村民致富,助力乡村振兴。另一方面,将其打造为湖北中医药大学的研学基地。同时通过建设药物种植园、古今中医药大家塑像园、智能育苗阳光房、中医药展示馆等,传承中国传统医药文化,对青少年进行科普教育。
胡家城村党支部书记吴卫华介绍,该村花果园一带1000余亩的荒山荒坡,长满了茅草荆棘,长期得不到开发利用,产生不了经济效益。2020年,村支部帮助流转土地,组织村民开展劳务服务,湖北中医药大学因此得以顺利的在当年开始试栽培。
王旭在一旁补充道,2020年在该基地进行小规模试种,2021年开始大范围试种,共种植了300多种中药材,其中不乏金线莲、石斛等名贵中药材品种。试种结果表明,花果园一带能完全满足药用植物栽培种植对气候、土壤、环境的需要。因此,2020年,湖北中医药大学已经在此投资近1000万元。下一步,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追加投资4000万元,建设包括草部、木部、水部等学科分类的药用植物园。
王旭认为,京山有许多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市场欢迎的野生菌类,其中以松树菌、枞树菌、茅草菌为最佳。湖北中医药大学拟在胡家城村建设野生菌类科研基地,深度研发,提取并培育菌种,旨在提高产量, 开展深加工,争取早日将京山野生菌类推向市场。
(吴晶 陈红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