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河村俯瞰图
汀河村坐落在永兴街道以北10公里的洞山上,北枕关山,南靠随岳高速,东望鸡公塔,西临汀河水库。从京山城区出发,不到30分钟即可到达。这里氤氲着隔世的空灵,吸纳着人性的温情,避开了种种纷扰,山间九曲回环的林间路指引着人们找寻它的归途。
汀河村围绕“产业立村、产业富村、产业兴村”的规划发展理念,以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促进乡村振兴,村级经济有了“新动力”,村组环境有了“新面貌”,生活在汀河村的老百姓们也有了幸福和谐的“新家园”。
白芨产业富村乐民
依山傍水的汀河村总面积7000多亩,耕地面积仅548亩,整个村落林地面积占到了近90%。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汀河村因地制宜,立足传统种养殖发展生态规模化现代农业,依靠林地名贵中草药种植产业,不仅守护了绿水青山,还种出了金山银山。
三月期间,1200亩的白芨花竞相开放,漫山遍野,蔚为壮观。和煦微风轻拂,浅紫色的浩渺星河降临人间,提早为汀河人民带来了丰收之喜的消息。
白芨产业,致富一方。作为全市闻名的扶贫产业基地,汀河村总投资6000万元的白芨产业园帮助全市近百户贫困群众敲开了“致富门”,年增收约200余万元。今秋,丹桂飘香之际,历经三年培植,汀河村的首批白芨种苗迎来采摘期。在永兴街道的推介下,周边其他乡镇500多名留守妇女和有劳动力的留守老人们来到美丽的汀河,一同加入到了奋斗的行列,见证了汀河村支柱产业的兴旺生机。
昔日旧貌焕新颜
走近汀河,老远便可见村口景观石上镌刻着“汀河”二字。村道平坦宽阔,绿树红花环绕,房屋俨然整洁,景致诗意如画。田野间,人们俯身耕种,照看果树;廊亭里,乡亲们一边做着农活,一边谈天说地;文体广场上,孩童们嬉戏追闹,老人们下下棋,阿姨们跳跳舞……一派闲适宜人的景象,儿时记忆中的滋味扑面而来。
借助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汀河村村民充分展示了百姓智慧和管理艺术,在村庄整治上探索出了自己的治理体系和保洁制度规程。“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和“三专一评”的成功经验让汀河在二季度村庄清洁行动拉练中众望所归,拔得头筹。如今,全村老老少少都加入到村庄清洁行动中来,自发规范房前屋后的生活杂物,清洁稻场,改造湾子林,共同美化湾组环境。
房前屋后栽桂花,八月满村迎风醉。置身于汀河村,但见远山深黛、竹林流水、长亭水车、繁花落叶,汀河村的乡愁藏于心间,汀河村的乡韵掩映山林,生态红利不断释放,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推进中,这个省级生态示范村实现了从“脏乱差”到“绿富美”的华丽转变。
文明乡风吹进家家户户
往湾里深处走去,满眼都是坐落有序的农家小院。从前家家户户普通的大白墙变了样,画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配以言简意赅的宣传标语,1500平方米的文化墙成为了村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汀河村,美乡村,景如画,换新颜……”朗朗上口的美丽乡村《三字经》在汀河村中人人传唱。
据村“两委”干部介绍,通过“村民理事会”“红白理事”,汀河村将社会治安、消防安全、文明祭祀、办事从俭、村风民俗、邻里关系、婚姻家庭、精神文明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探索制定了《汀河村村规民约》,文明乡风在汀河村已深入人心。
村里的文体广场上广场舞、象棋比赛、农民运动会时时上演,积极倡导向上的生活方式和健康文明的娱乐方式。汀河村还开展了“最美庭院”“十星级文明户”“积分制”等评选活动,选树了一批先进模范典型。年轻的志愿者们会定期看望村里的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为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形成了优秀的价值导向和文明风尚。
山水田园梦,人间瑶池境。从美丽经济到美丽生态,再到美好生活,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个产业兴旺的富村,一个生态宜居的美村,一个清新和谐的“文艺”村。美丽的汀河犹如岸芷汀兰,遗世独立,在水一方,静待诸君一探究竟。(孙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