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京山数字报纸

2019年6月28星期五

今日京山第四版 陪父亲散步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聋  婆 晚  安 喝  酒 山村,留守的女人 漫步郭亮村绝壁长廊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今日京山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 容艳红

“玥山杨梅最珍美,英雄内比黄金贵。早知吉祥如浮云,日用变化心如水……”

在孙桥镇青树岭村,有这样一块风水宝地:蓝天碧云,浮云如丝,蜿蜒的水泥路,踏过无数虔诚的脚步;一丛丛青翠的竹林,婆娑起舞;一朵朵妩媚的桃花,在枝头浅笑;一棵棵对节,撑起绿掌。最令人暗叹的是,一片裴绿的池塘,如一条丝巾,缠绕在一排青瓦白墙的脖子上,添了灵气,增了雅致。

村子正中央的房子,便是张文秋故居了,屋前有一棵古树,裂痕斑斑,饱经苍桑,却仍然如一位英勇的战士,将根深扎在热土里,将半倾的身子,伸向深遂的天空,即便如此,仍枝叶繁茂,生机勃勃。半弧形的木板前,是镜子一般纯净的池塘,绿树倒影,波光粼粼。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人亦树,树亦人。故居前的桂花树,虽非深秋,却似乎让人闻到了香远益清。

屋里屋外都是人。一群年轻人穿戴整齐的衣帽,在门口自觉站成两排,郑重宣誓: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那庄严的承诺,震耳欲聋,震撼着所有人的心,也震撼着这里的一草一木……

走进厅屋,花木雕窗虽历经风霜,却保存无损。墙上挂着张文秋从幼童到老年的照片。大家怀着崇敬的心,一一观看了张文秋的求学经历、婚姻家庭、革命经历、主席亲家等革命历史及传奇故事。那一张张老照片,一个个惊心动的故事,如一个个慢镜头,将人们的心带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又如一幕幕滚动的画面,栩栩如生地将张文秋的传奇一生,展现在每一位虔诚者的眼前……

走出厅屋,便是一个大天井,天井由青石铺成,由于风吹雨淋,已黑迹斑斑,似乎在诉说一段千锤百炼、血雨腥风的历史。天井后是几间房屋,我们似乎看到瘦弱的张文秋,在煤油灯下寒窗苦读,冥思苦想……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古树、池塘、青瓦、木窗、青石、天井,在许多年后的今天,仍然焕发着生命的光辉,而张文秋老人家的童年、青年、中年和老年,却永远镶嵌在历史的扉页上了……往事只能回味,时光一逝永不回。

如果可以再活一次,如果可以重新选择人生,我相信,张文秋一定会义无反顾地走同样的路,做同样的事,过同样的人生……虽然这条路,荆棘塞途,命运多舛,但却活出了真实的她、超脱的她、不平凡的她!

走出故居,我满眼都是张文秋的影子。瞧,桂花树里有她的笑影、池塘里有她的灵性、竹林里有她的坚毅、桃花丛里有她的瘦影……

其实,她何曾离开过这片热土?这一木一草,一土一水里,都有她对故土的执念与深情!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今日京山报社
ICP证:鄂ICP备16000180号 技术支持:瑞安快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