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京山数字报纸

2021年3月26星期五

今日京山第三版 “有甜头,有劲头!” 坪坝镇  油菜花开满目春 永兴街道掀起“大学习”热潮 温泉街道 “健康小屋”守护居民健康 高丙华:“富水鳖王”转型记 新市街道大力发展山桐子产业 钱场镇人居环境整治“显成效” 雁门口镇基层党建述职评议显担当 曹武镇香菇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今日京山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甜头,有劲头!”

——永漋镇蔬菜产业发展侧记

3月25日,天气晴朗。在永漋镇永王路两侧,40余名工人正穿梭在各块马铃薯地之间,挥动着锄头清除杂草。“去年种菜效益相当不错,今年趁热打铁,又流转了100亩地,全部种蔬菜!”种菜大户杨碧峰租赁承包的400亩地,除了150多亩种包菜,其余200多亩全部种上马铃薯。

据了解,永漋镇在田马铃薯达到历史新高,面积超1万亩,马铃薯将于4月底左右大量上市,成为达利园等知名企业薯片生产线上的原材料。2020年,以马铃薯、辣椒、甘蓝等为代表蔬菜种植面积达到5.5万亩(复种),年产量3.8万吨,产值超2亿元。

近年来,永漋镇在失去棉花等传统产业优势的背景下,积极探索产业转型发展新路径,确立并坚持“建设蔬菜大镇,建成农业强镇”的发展目标,以蔬菜种植为主导,以冷链物流和农产品深加工为突破口,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建设,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

金牌产业不“香”了

永漋镇地处江汉平原北部,上世纪八十年代,该镇被划为商品棉种植基地,棉花成为该镇最主要的农作物,“种棉热”兴起,每亩2500元以上纯收入为永漋人民带来了丰厚的价值回报。2000年,全镇棉花面积达6万5千亩。

但棉花生长期长、病虫害发生率高,加之长此以往形成抗药性,农药用量水涨船高。土壤板结、水质变差……农田面源污染情况尤为突出。与此同时,2014年,因取消棉花国家收储政策保护,在利润被大大压缩和环境恶化的双重压力下,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放弃这个“金牌产业”。

“种棉花不挣钱了。”村民吴运喜说,“既然种棉花不挣钱,就不如种点别的,但又不知种啥好。” 吴运喜的迷茫几乎代表了所有村民的心思。

蔬菜产业“出道”了

在棉花退场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一季小麦一季黄豆成为大多数村民的无奈之选,种植收益人均不足千元,大量土地抛荒,村民种地意愿降低,“种点啥”是村民最伤脑筋的事。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主导产业成为永漋镇党委政府亟待解决的发展难题。经农业部门研究,该镇多为油砂质弱酸性土壤,尤其适合蔬菜生长,加之镇内人力资源丰富,蔬菜种植被纳入试验范围之一。通过多年摸索实践,蔬菜种植被正式确立为该镇的主导产业。

“从选种到田间管理,再到找销路,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彭永国是敢为人先第一批种蔬菜的人,他从种自家自留地发展到了现在的150亩,包括菜薹、甘蓝等多个品种。

燎原之火“烧旺”了

一花引来百花香。蔬菜种植户和以种菜为主的蔬菜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全镇流转土地面积达5.8万亩,从事蔬菜种植和相关产业人员超1万人。

在张家岭村蔬菜冷库仓储基地,前来进行蔬菜打冷、装车的人和车络绎不绝。每天,这里的蔬菜基地都要向华北、广东各大生鲜市场直供蔬菜,包括菜薹、甘蓝、娃娃菜、辣椒等,市场供不应求。

2020年,受气候和市场双重利好影响,永漋蔬菜销售迎来“价格高峰”,本地菜农收益显著,种植信心空前高涨,产业发展前景无比广阔。

永漋镇党委书记赵勇说,“蔬菜产业规模有了,但产业质效不高、价格受市场波动大等问题依然突出,下一步,我们将从突出主导品种、提升产品品质、扩大品牌影响‘三品’着手,不断优化产业体系,为实现乡村振兴打牢坚实基础。”

(张彩彩)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今日京山报社
ICP证:鄂ICP备16000180号 技术支持:瑞安快网